
我国瑶族排瑶的民间盛会———耍歌堂。耍歌堂是瑶族排瑶最盛大的活动。
阴历十月十六日是盘古王的生日,又适逢秋收完毕,为了留念鼻祖,庆祝丰盈,连南耍歌堂的日子选在盘古王生日的前后。活动开端,打响三个土铳,声势赫赫的歌堂部队就从古寨的盘王庙向“歌堂坪”走去,此为“出歌堂”,即师爷舞(举办祭祖典礼)后的游神大典,由“先生公”(先生公是排瑶社会中不脱离生产劳动,非职业化祭仪的掌管者)抢先,死后跟着高举罗伞,和手擎大竹幡的罗伞和竹幡队,随后是众青年抬着先人塑像的部队,继而是长鼓队、牛角队、铜锣队、唢呐队、歌舞队等等,鼓角喧天,欢欣鼓动,赶往歌堂坪,震天的鼓乐和歌舞把陈旧的瑶排闹得满天星斗。
歌堂部队中,头带红头巾、插着野鸡毛的亚贵(瑶族未婚男青年),以及身穿五光十色、美丽多彩服饰,手持小花鼓和共同的瑶家高脚伞的美丽沙腰妹(瑶族未婚女青年),都微笑地走来。
出歌堂的世人抵达“歌堂坪”后,便进行“过州舞”扮演,相传排瑶的先人从远方经湖南洞庭湖一带迁徙到连南时,过了神州十府,历经含辛茹苦,总算来到连南久居下来,“过州舞”因此得名。
过州舞后是长鼓动扮演,有表明喜庆的南岗排的“欢喜长鼓”、油岭排的“歌堂长鼓”,有以舞叙事的“大坪十二姓鼓”,还有军寮排的“大团圆鼓”等。一群男女青年色彩斑斓跳长鼓,舞之蹈之击之,舞姿很美了。
长鼓动是连南排瑶世代相传的民间传统舞蹈。相传,很久以前,排瑶有个勤劳帅气的青年叫唐冬比,一天他搭救了一位天上下凡的仙女名叫房沙十三妹,俩人倾慕相爱结为良缘。但是玉皇知道后,令雷公下凡,强逼仙女回宫。临别,仙女吩咐唐冬比:去南山砍琴树造长鼓,舞之蹈之击之七十二遍,即可上天相会。唐冬比照办不误,公然如愿聚会。八排瑶族人民为留念他俩的忠贞爱情,就生生世世都跳长鼓动。
长鼓动跳完后,是瑶歌对唱和演唱,男女青年经过对歌,挑选自己的良伴。对唱、演唱的局面生动雀跃,此伏彼起,一片调和欢喜气氛。之后法真扮演、追打黑面人等扮演更具瑶族特征。
耍歌堂分大歌堂和小歌堂,大歌堂历时三天,每三年或五载举办一次,规划以各排为单位;小歌堂历时一天,每二年或三年举办一次,规划以姓氏为单位。
现在,连南瑶族耍歌堂已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(选自区原的《优德w88传说》)